OALib(Open Access Library)
Open Access Library (OALib)是一個集合開放獲取論文的數據庫,由基于一個開放存取元數據庫的搜索引擎、OALib期刊、OA期刊論文檢索、OALib Preprints以及外來預印本和后印本的存儲四個方面的業務組成。Open Access Library.inc已簽訂了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倡議,并在SPARC和OASPA支持的Open Access Spectrum上清晰表明了其開放性。
OALib提供的開源論文超過5,718,303篇,涵蓋所有學科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費下載。
OALib Journal是一個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,覆蓋科學,科技,醫學以及人文社科的所有領域。所有發表在 OALib Journal 上的文章都存放在OALib上。
網址預覽
數據評估
本站 稀飯網址提供的 OALib(Open Access Library)都來源于網絡,不保證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,同時,對于該外部鏈接的指向,不由 稀飯網址實際控制,在 2023年10月19日 下午8:35收錄時,該網頁上的內容,都屬于合規合法,后期網頁的內容如出現違規,可以直接聯系網站管理員進行刪除, 稀飯網址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相關導航

提供數以百萬計的學術論文和著作。2011年,哈薩克斯坦研究生亞歷山德拉·埃爾巴金因為擋在付費墻背后的研究論文成本過高,而決定成立Sci-Hub。它的用戶遍布世界各地。2019年9月,網站持有人宣稱Sci-Hub每天處理約400,000宗請求。2021年2月,Sci-Hub的主頁顯示它存儲了超過8500萬篇論文。Sci-Hub和埃爾巴金在美國兩度被控以侵犯著作權。兩次皆因答辯人缺席而敗訴,令Sci-Hub失去了一些網址。自此它便定期更換網址。Sci-Hub得到科學界、學術界、出版界的贊譽,認為它能有效傳播科學界的知識,把得到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免費提供給大眾。出版商則批評它侵犯著作權,令自身收入減少,危害大學的網絡安全(不過出版商可能只是夸大有關威脅)。Sci-Hub亦誘使出版商把付費墻設得更嚴格。埃爾巴金在為Sci-Hub辯護時,會反過來質疑出版商的商業手法是否符合道德和《世界人權宣言》第二十七條。她堅持營運Sci-Hub是一種道德責任,法律不應阻止她。她曾表示:“如果美國人全都遵從惡法,那么他們到了今天仍會受女皇統治,奴隸制亦會繼續存在”Sci-Hub依靠用戶捐款來維持運作。埃爾巴金避免第三方人士參與網站營運,從而加強它的安全性。它的PHP代碼由她親手撰寫;除此之外,她亦親自架設Sci-hub的服務器,自行負責日常維護工作。部分司法機關曾下令有關機構須沒收Sci-Hub的域名。為了繼續營運,它只好更換其他URL地址和IP地址。Sci-Hub憑著外流的身份驗證信息,去獲得擋在付費墻背后的學術論文。至于該些身份驗證信息從何而來則沒有清晰答案。它們有些可能被原擁有者賣掉,有些則可能經釣魚式攻擊獲取。埃爾巴金否認自己發過釣魚郵件,并表示:“我并不在乎該些密碼的出處”。埃爾巴金在2021年提到:“該些身份驗證信息由學生、教職人員、學術機構自愿提供,因此我并沒有必要破壞互聯網安全”。根據學術出版協會的說法(它的部分成員曾控告Sci-Hub),Sci-Hub所使用的身份驗證信息能夠訪問大學網絡上的其他信息,當中部分更于黑市出現。數篇報導寫道,Sci-Hub滲透了超過370間大學的電腦網絡,橫跨39個國家。若把每個國家分開來看,那么美國就有超過150間學術機構被滲透;加拿大有超過30間;英國有超過39間;瑞典則有超過10間。Sci-Hub收錄了差不多所有學術出版商出版的文章,像是愛思唯爾、施普林格·自然、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、美國化學學會、威立-布萊克威爾、英國皇家化學學會。它亦收錄以開放獲取形式授權的作品。它向用戶提供有關內容時不會考慮出版商的著作權,亦不要求用戶訂閱或付費:10。用戶能以不同方式獲取文章,可行方法有于Sci-Hub的搜索欄或網址輸入DOI、于出版商的域名前方加入Sci-Hub的網址。Sci-Hub會把一些金色開放獲取作品的元數據跟CrossRef和Unpaywall比對,然后把請求重定向至其他網站。它有時亦會要求用戶輸入驗證碼。用戶還可透過即時通信服務Telegram的機器人獲取文章。如果Sci-Hub發現所請求的論文已存放服務器當中,那么便會立即回應請求。若在服務器找不到該論文,那么就會向用戶顯示一個等待畫面,同時后臺會向一系列代理服務器給出其他人的證書,直到找到該論文為止。之后再把它存儲在服務器中,同時回應請求。截至2014年年底,創世紀圖書館一直為Sci-Hub的學術資源提供存儲空間。用戶在Sci-Hub上要求的論文會先從創世紀圖書館那邊查找。若圖書館存儲了其目標資源,則從那里提供。若沒有,Sci-Hub會以其他方式獲取論文,然后存儲到創世紀圖書館。Sci-Hub在此之前一直沿用經過6小時就刪除緩存內容的系統,故此改用此一永久存儲服務就能讓它為更多用戶提供服務。自2015年起,Sci-Hub改用自身的服務器去永久存儲論文。截至2017年,Sci-Hub仍繼續把電子書的請求重定向至創世紀圖書館。2021年,由于該網站所面對的法律挑戰增多,故活動家于Reddit發起了Sci-Hub文章的做種備份計劃,以望利用BitTorrent技術把Sci-Hub的內容去中心化地存儲和發送給其他用戶。